惠普分拆后的中国新版图
发表于 : 2015年 6月 23日 12:08 星期二
惠普分拆后的中国新版图
导语:即将完成的“分拆”和“新华三”的控股权归属,都将再次改写惠普的业务版图,也将重新定义中国企业级市场的竞争格局。
从中国这个全球重中之重的市场开始,惠普新的业务版图正在逐步开启。
6 月3 日,惠普公司董事长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格.惠特曼(Meg Whitman)在惠普科技大会HP Discover 2015 中宣布,惠普分拆个人电脑打印机业务和企业服务业务的计划将于今年11 月1 日生
效。
2014 年10 月,惠普宣布将分拆为两家上市公司,分别为惠普企业和惠普公司两家独立的公司。其中名为 HP Lnc 的公司负责运营PC 与打印机业务,而 Hewlett-Packard Enterprise 负责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。
在中国,与此时点相对应,惠普以2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“新华三”51%的股权出售给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属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,也将在2015 年底之前完成。某种意义上,即将完成的“分拆”和“新华三”的控股权归属,都将再次改写惠普的业务版图,也将重新定义中国企业级市场的竞争格局。
由此可以判断,与清华紫光的交易,是惠普分拆大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。
中国“实验区”
以25 亿美元的价格,将旗下“新华三”51%的股权出售给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属紫光股份有限公司,让后者成为“新华三”的控股股东。恐怕是惠普在中国市场近三十年来最大胆的一次举动。
根据协议,“新华三”将包括惠普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三通信与惠普中国有限公司(“中国惠普”)的服务器、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,总估值约45 亿美元(不含现金及负债)。还包括原惠普和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、存储及技术服务业务。并成为惠普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境内的独家提供者。
如果单纯将惠普与清华紫光的交易理解为“出售业务”,或许低估了惠普分拆和重组的决心。回顾2014 年初,惠普斥资27 亿美元对无线移动网络设备厂商Aruba 的并购。在向“新华三”剥离出在中国的服务器、存储和网络设备产品之后,惠普之前27 亿美元并购Aruba 的钱也差不多“挣回来”了。
与此同时,惠普继续保留的软件、云等业务,是企业级市场更高附加值的领域,中国惠普仍将继续100%拥有其在华的企业服务、软件、HP Helion 云、Aruba 网络产品和打印与个人系统业务。而随着清华紫光成为“新华三”的控股股东,被贴上中国企业标签的“新华三”将帮助惠普顺利通过中国政府有关“自主可控和保障国家网络信息安全”的政策屏障。
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,惠普中国区董事长毛渝南曾表示,所有跨国公司在面对中国市场之时,“无论通过技术和管理方式来亲近中国之后,最终都需要了解一个基本问题:到底靠什么来“赢取”中国?”
事实上,在接受任命之初,作为中国市场的操盘手,毛渝南已与惠特曼商定,将中国作为一个“实验区”。减去亚太层级,直接向总部汇报。
在此之前,惠普全球正在经历艰难转型,2015 年,在截至1 月31 日的前3 个月中,惠普网络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11%。而随着中国政府加强对外资硬件公司的监管,中国的业务也将比过去更加艰难。
或许正是毛渝南的清晰解读,使得惠普全球以“不同以往的眼光”看待对中国市场。
曾有消息显示,惠普在考虑出售华三业务的时候已经将竞标方限制在中国企业。而在清华紫光之前,中国国有企业中国电子、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鼎晖投资,以及中信资本也都有意收购该业务的股份。
而最终选择了市值仅66 亿元人民币的清华紫光,惠普更看重的也是后者在资本运作和产业链布局中的“野心”。目前,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,紫光集团已成为业务涉及芯片、操作系统、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、分销、行业云及大数据的“巨无霸”式IT 航母。除了“国企身份”,其资本布局能力也不容小觑。
而惠普在“新华三”中持有49%的股份,依然有非常重要的发言权,新公司的CEO 也仍由惠普来派出。对惠普而言,通过合作,而非竞争中与国内的企业级设备提供商相处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将对其在中国的业务带来巨大助益。
新业务版图
惠普将要发生的改变,不仅限于组织结构和业务层面,创新也并不仅限于产品或技术本身,分拆或出售部分股权,只有执行得当,才会有助于惠普在整体上转变为一个“创新的机体。”
基于业务分拆,目前,惠普中国已完成“在合适的地方,配置合适的资源”阶段,合适的人选将持续跟进——曾带领惠普PSG(信息产品及商用渠道)集团获得出色业绩的庄正松,受毛渝南邀约,离开七年后重归惠普,执掌惠普在中国的PC 与打印机业务。而毛渝南本人将按照惠普惯例亲自执掌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。
收购完成后,“新华三”将成为惠普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境内的独家提供者。原华三通信和中国惠普服务器、存储与技术服务业务的核心管理团队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。叶健将会继续领导服务器、储存与技术服务业务,曹向英将会继续领导网络业务。
而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,有关中国业绩的具体目标时,毛渝南表示,“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边际规模,不到边际规模就没有竞争力,可是要达到边际规模,就要相应配置资源,要有相应的技术和市场的优势,当这些都具备的时候,你自然就进来了。”
惠普方面在回应有关整合事宜时表示,当此次交易完成之后,华三通信的网络业务和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、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都将归入在新公司之内,但是至少在一年内,上述业务将会各自继续独立运营,以保证业务连续性。
目前,惠普仍有优势,研究分析机构Gartner 发布的2015 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数据显示,从营收来看,惠普仍排在全球服务器市场首位,占2015 年第一季度整体营收的23.8%,而根据出货量来看,惠普也依旧是2015 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最大的供应商,占全球服务器出货量20.0%,但与2014 年第一季度相比减少了2.6%。
分拆完成后,对惠普的中国业务言,重要的不只是要扭转业绩,而是呈现新技术和新需求作为增长引擎带来的新面貌。在中国,在云计算等起步相对较晚的领域,梳理一个清晰的产品路线图,并汇聚相应的资源。
基于此,“新华三”将由一个共同的团队管理,(包括总经理、首席财务官、总法律顾问和人力资源等),直接向董事会汇报。新公司也将建立新的IT 系统和基础架构,令融合更为畅顺。在这段时间内,惠普将通过’过渡服务协议’( Transition Services Agreement ) ,向“新华三”提供过渡支持和惠普系统的使用权。
无论对于惠普还是紫光,分拆一家企业和收购一项资产多有类似:通过重新引入投资者,为客户、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。
而惠普将由此重新定义产品的调性,甚至品牌的内涵,这一过程将决定这家最早发源于硅谷,并曾在过去科技发展历程中留下过诸多重要篇章的企业,能否真正变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。这对惠普全球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惠普中国都将是一场硬仗。
转载自:经观公司观察
导语:即将完成的“分拆”和“新华三”的控股权归属,都将再次改写惠普的业务版图,也将重新定义中国企业级市场的竞争格局。
从中国这个全球重中之重的市场开始,惠普新的业务版图正在逐步开启。
6 月3 日,惠普公司董事长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格.惠特曼(Meg Whitman)在惠普科技大会HP Discover 2015 中宣布,惠普分拆个人电脑打印机业务和企业服务业务的计划将于今年11 月1 日生
效。
2014 年10 月,惠普宣布将分拆为两家上市公司,分别为惠普企业和惠普公司两家独立的公司。其中名为 HP Lnc 的公司负责运营PC 与打印机业务,而 Hewlett-Packard Enterprise 负责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。
在中国,与此时点相对应,惠普以2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“新华三”51%的股权出售给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属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,也将在2015 年底之前完成。某种意义上,即将完成的“分拆”和“新华三”的控股权归属,都将再次改写惠普的业务版图,也将重新定义中国企业级市场的竞争格局。
由此可以判断,与清华紫光的交易,是惠普分拆大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。
中国“实验区”
以25 亿美元的价格,将旗下“新华三”51%的股权出售给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属紫光股份有限公司,让后者成为“新华三”的控股股东。恐怕是惠普在中国市场近三十年来最大胆的一次举动。
根据协议,“新华三”将包括惠普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三通信与惠普中国有限公司(“中国惠普”)的服务器、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,总估值约45 亿美元(不含现金及负债)。还包括原惠普和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、存储及技术服务业务。并成为惠普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境内的独家提供者。
如果单纯将惠普与清华紫光的交易理解为“出售业务”,或许低估了惠普分拆和重组的决心。回顾2014 年初,惠普斥资27 亿美元对无线移动网络设备厂商Aruba 的并购。在向“新华三”剥离出在中国的服务器、存储和网络设备产品之后,惠普之前27 亿美元并购Aruba 的钱也差不多“挣回来”了。
与此同时,惠普继续保留的软件、云等业务,是企业级市场更高附加值的领域,中国惠普仍将继续100%拥有其在华的企业服务、软件、HP Helion 云、Aruba 网络产品和打印与个人系统业务。而随着清华紫光成为“新华三”的控股股东,被贴上中国企业标签的“新华三”将帮助惠普顺利通过中国政府有关“自主可控和保障国家网络信息安全”的政策屏障。
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,惠普中国区董事长毛渝南曾表示,所有跨国公司在面对中国市场之时,“无论通过技术和管理方式来亲近中国之后,最终都需要了解一个基本问题:到底靠什么来“赢取”中国?”
事实上,在接受任命之初,作为中国市场的操盘手,毛渝南已与惠特曼商定,将中国作为一个“实验区”。减去亚太层级,直接向总部汇报。
在此之前,惠普全球正在经历艰难转型,2015 年,在截至1 月31 日的前3 个月中,惠普网络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11%。而随着中国政府加强对外资硬件公司的监管,中国的业务也将比过去更加艰难。
或许正是毛渝南的清晰解读,使得惠普全球以“不同以往的眼光”看待对中国市场。
曾有消息显示,惠普在考虑出售华三业务的时候已经将竞标方限制在中国企业。而在清华紫光之前,中国国有企业中国电子、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鼎晖投资,以及中信资本也都有意收购该业务的股份。
而最终选择了市值仅66 亿元人民币的清华紫光,惠普更看重的也是后者在资本运作和产业链布局中的“野心”。目前,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,紫光集团已成为业务涉及芯片、操作系统、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、分销、行业云及大数据的“巨无霸”式IT 航母。除了“国企身份”,其资本布局能力也不容小觑。
而惠普在“新华三”中持有49%的股份,依然有非常重要的发言权,新公司的CEO 也仍由惠普来派出。对惠普而言,通过合作,而非竞争中与国内的企业级设备提供商相处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将对其在中国的业务带来巨大助益。
新业务版图
惠普将要发生的改变,不仅限于组织结构和业务层面,创新也并不仅限于产品或技术本身,分拆或出售部分股权,只有执行得当,才会有助于惠普在整体上转变为一个“创新的机体。”
基于业务分拆,目前,惠普中国已完成“在合适的地方,配置合适的资源”阶段,合适的人选将持续跟进——曾带领惠普PSG(信息产品及商用渠道)集团获得出色业绩的庄正松,受毛渝南邀约,离开七年后重归惠普,执掌惠普在中国的PC 与打印机业务。而毛渝南本人将按照惠普惯例亲自执掌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。
收购完成后,“新华三”将成为惠普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境内的独家提供者。原华三通信和中国惠普服务器、存储与技术服务业务的核心管理团队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。叶健将会继续领导服务器、储存与技术服务业务,曹向英将会继续领导网络业务。
而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,有关中国业绩的具体目标时,毛渝南表示,“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边际规模,不到边际规模就没有竞争力,可是要达到边际规模,就要相应配置资源,要有相应的技术和市场的优势,当这些都具备的时候,你自然就进来了。”
惠普方面在回应有关整合事宜时表示,当此次交易完成之后,华三通信的网络业务和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、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都将归入在新公司之内,但是至少在一年内,上述业务将会各自继续独立运营,以保证业务连续性。
目前,惠普仍有优势,研究分析机构Gartner 发布的2015 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数据显示,从营收来看,惠普仍排在全球服务器市场首位,占2015 年第一季度整体营收的23.8%,而根据出货量来看,惠普也依旧是2015 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最大的供应商,占全球服务器出货量20.0%,但与2014 年第一季度相比减少了2.6%。
分拆完成后,对惠普的中国业务言,重要的不只是要扭转业绩,而是呈现新技术和新需求作为增长引擎带来的新面貌。在中国,在云计算等起步相对较晚的领域,梳理一个清晰的产品路线图,并汇聚相应的资源。
基于此,“新华三”将由一个共同的团队管理,(包括总经理、首席财务官、总法律顾问和人力资源等),直接向董事会汇报。新公司也将建立新的IT 系统和基础架构,令融合更为畅顺。在这段时间内,惠普将通过’过渡服务协议’( Transition Services Agreement ) ,向“新华三”提供过渡支持和惠普系统的使用权。
无论对于惠普还是紫光,分拆一家企业和收购一项资产多有类似:通过重新引入投资者,为客户、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。
而惠普将由此重新定义产品的调性,甚至品牌的内涵,这一过程将决定这家最早发源于硅谷,并曾在过去科技发展历程中留下过诸多重要篇章的企业,能否真正变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。这对惠普全球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惠普中国都将是一场硬仗。
转载自:经观公司观察